江南镇人才风貌 ③ 郭小军:从挖机手到“天府粮仓护航路飞手”的技术转型之路

时间: 2025-08-20 02:53:41 |   作者: 叉车

   

  七月酷日下,红伟村连片的稻浪翻涌着青绿。一架无人机轻盈掠过郊野,精准喷洒的雾幕在阳光下泛起虹彩。田埂上,郭小军紧盯着控制屏,汗水顺着晒得乌黑的脸颊滚落。这位手握沉重挖机方向盘的“铁臂硬汉”,现在已成为看护“天府粮仓”的“云端卫兵”。

  “挖机方向盘转的是泥土,无人机摇杆护的是禾苗,可攥在手心的那份职责,历来都相同沉。”2021年,红伟村当选“天府粮仓”中心示范区,推行“全程机械化+科技赋能”的音讯让郭小军彻夜难眠。这个与挖掘机相伴十五年的汉子,望着村里新整治的高规范农田,决然做出决议:“挖机虽能改地势,可要让粮食丰登,那才叫真本事!”

  转型之路远比幻想困难。面临农作物成长规则、农药配比、气候剖析等生疏范畴,他把挖机驾驭室里的“钻”劲带到田埂上:参数记不住,就用笔写在手心重复默念;控制不熟练,顶着酷日练到无人机电池耗尽;遇到病虫害难题,重复查阅相关常识并向农技专家讨教。三个月后,他不只手持无人机执照归来,更成为服务队里仅有能精准调试植保参数的“万能飞手”。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入党时村支书的嘱托,成了郭小军胸口的滚烫痕迹。上一年春季成片高粱地因植株巨大茂盛堕入“药打不透”的窘境时,他自动揽下这块“硬骨头”。整整半个月,他蹲在地头调查气流走向,总算探索出“低空贴穗绕行+分层气流施药”法:让无人机翼尖简直擦过高粱穗头,使用旋翼下压气流将药液精准送达叶片中下部。这一立异使防治功率陡增40%,旧日的“漏网之虫”再无藏身之地。

  本年盛夏,一场暴雨预警突袭。为抢在雨前完结200亩水稻紧迫防虫,他清晨四点便披着星光开工。正午的田埂上,汗透的衣衫紧贴脊背。“党员就得有党员的姿态!”这份担任更融入日常点滴——东村西村的一句“郭教师,我那坝心两挑田要打点药,你有时刻没?”,他头顶酷日及时奔赴,从不坐地起价,严格执行村服务队规范收费,却自动优化参数、延伸作业时刻,保证防治效果最大化;“服务收费是规则,但党员服务得讲良知!”“入党不图体面光鲜,图的是让同乡粮仓更满、腰包更鼓!”朴素话语里,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

  郭小军的无人机,现在已是红伟村“慧”种田的中心引擎。一组数据见证革新:农药用量削减20%,节水超30%,防治效果反升25%,一次农药喷洒节省20多个人力;2025年全村粮食亩产预估进步10%,增收2.5万公斤!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机身上加装的高清摄像头,让无人机化身“空中农情岗兵”——定时巡航拍照的印象经APP智能剖析,土壤墒情、苗情长势在平板电脑上一望而知。

  “曾经凭经历‘毛估’,现在靠数据‘评脉’!”村主任指着屏幕上由郭小军测绘的作物成长热力求慨叹。科技盈利正构成良性循环:村集体用无人机服务收益置办吸粪车、收割机等设备,又将这些设备投入才智农田办理。现在,红伟村的农机服务队已带着无人机驰援周边村镇1500余亩农田。“天府粮仓要端稳,得大伙儿的地都种好!”他的呼吁激起阵阵回响。

  落日为红伟村晒谷场镀上金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标语熠熠生辉。现在的郭小军有了新蓝图:考取高档植保师资格,引入AI辨认功用的无人机,更方案将挖机经历与农业机械交融,打造“农田改造—精准栽培—智能管护”全链条服务,带领更多同乡参加“天府粮仓”建造。

  当银翼再次迎着晨光腾空,在无垠的稻海上划出美丽轨道,咱们正真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农民的蜕变,更是一个年代的缩影——千万如郭小军般扎根泥土的新农民,正以科技为犁、初心为种,在村庄复兴的雄壮画卷上,奋力书写“天府粮仓”的金色华章!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