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家国 俯首耕耘——纪念临港集团成立20周年

时间: 2023-12-12 03:01:47 |   作者: 叉车

   

  2003年9月,我受命参与开发临港产业区,从漕河泾来到东海之滨,一直到2020年8月退休,17个冬寒夏暑,600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职业生涯深度融入临港火热的开发实践中,参与了临港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见证了临港地区白手起家、破茧成蝶的发展奇迹,以及无数园区企业不惧风雨、实业报国的创业之路。

  21世纪初,随着洋山深水港开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得到实质支撑,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港为城用,港以城兴”的战略思想,作出规划建设上海临港新城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对于开发临港开发格外的重视、成立上海临港新城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临港产业区是临港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明确由临港集团负责临港产业区的开发建设。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任命我为集团负责人。我深感自己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03年9月19日,集团正式成立,第一个办公地点是在外滩金陵东路2号楼,也就是光明大厦。11月召开第一次员工大会的时候,只有21名员工。2004年12月,集团办公点按照靠前指挥的要求,迁至南汇区南芦公路2160弄7号(泥城镇美芦苑),从黄浦江畔挥师南下,进军东海之滨。2005年11月,集团正式入驻重装备产业区内的新元南路555号管理中心,我一直在那里工作到退休。当时,临港产业区所在地是一片贫瘠荒凉的盐碱地,面对的是农田荒滩,没有办公楼,没有水泥路,一切还只是一个概念、一张蓝图。由于绝大部分员工家在市区,每天需要往返140多公里,我们自称是“年度环球旅行家”。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们作为开拓者,都怀着创业那么一股子“气”和“劲”。当时围绕“为何需要开发临港,要建设一个怎样的临港”的问题,公司组织了一场内部大讨论,达成了“党赋予临港机遇、我投身临港发展”的共识。就这样,在“潮来一片汪洋、潮去一片芦苇”环境下,大家满腔热忱、斗志昂扬,开始书写平地兴产、滩涂造城的发展传奇。

  2004年,临港产业区第一个奠基项目是上汽临港基地。短短3个月内,在没动拆迁政策、没安置房源的情况下,要动迁2800多户百姓、2300亩地。我们与当地政府成立动迁办、制定动迁政策,拆房子、整土地、打桩基,起早贪黑、挑灯夜战,每天工作到深夜。当时,老百姓一边搬迁、实施工程单位一边进驻,就像打响一场“淮海战役”。大家咬紧牙关、不知疲倦地工作,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按期完成土地拆迁任务。虽然受外部环境影响,上汽大众项目当年没实现落地,但是正是因为具备基础条件,3年后上汽新能源自主品牌汽车项目顺利落地临港。此后,我们与原南汇区芦潮港、泥城、书院、万祥四镇,合作成立四家分城区研发企业,推进动迁腾地和动迁房建设,腾出产业空间近1万亩,为临港产业区上海电气、西门子、中芯国际、特斯拉等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空间资源。

  更难忘的是,我们在芦潮港西侧滩涂建设防洪大堤圈围工程,当时滩地缺沙、淤泥深厚,施工现场无电、无水、无路,建设期间突遇海风卷起巨浪,一夜间把泥袋垒起的大堤夷为平地,近百台充填土方用的泥浆泵和高压水枪,转眼不见踪影。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建设者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作风,顶着风险继续战斗,硬是将-4.2米的滩地吹高4米,围海造地33平方公里,为临港新城建设铸起了铜墙铁壁,并为产业区后续利用岸线建设码头、发展大型制造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上海围垦史上的创举。

  吹沙填海、筑堤建港、架桥开路,集团员工怀着“拓荒牛”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开发建设,建成了7.8公里长、能抵御200年一遇台风正面袭击的大堤,建成年吞吐量251万吨的上海南港,修建了近200公里的园区道路,建成45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集团初创时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临港发展的历史中,融化到临港人的血液里。

  在开发建设之初,我们就明确了临港产业区“体现国家战略、体现上海优势、体现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定位,确定了“高端制造、极端制造、自主制造”的产业定位,以及“为产业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并确立了建设“世界装备基地、国际物流中心”的愿景。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我们抢抓机遇,在16个重大专项中确定了8个领域,按照“联合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的思路,产业区规划建设了国家新能源装备、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工程机械、民用航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六大产业制造基地,全力打造以民用航空动力、集成电路产业、再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经过10多年发展,我们坚持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引进了中国商发、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中船、西门子、瓦锡兰、三一、卡特彼勒、通用汽车等诸多国内外有名的公司项目,努力填补我国在事关国计民生与核心技术装备上的空白,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打破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在临港厂房里诞生了众多“国之重器”和“世界第一”: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3.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世界第一根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全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二代改进型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第一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全国最长的58米的风电复合材料叶片;全国最大的液压式履带挖掘机;世界最大的缸径980毫米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机以及配套船用曲轴;世界最先进的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发动机;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

  临港集团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也深深融入集团发展的血脉,成为临港人的强大共识和力量之源。集团过去20年的发展,不管业务如何更新、规模如何扩大、能级如何提升,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城市发展同向发力,始终如一、不曾改变。集团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史,也是把国家战略转化为自身发展机遇的奋斗史。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区域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部署,临港集团在深耕临港发展的同时,也在全市广泛布点、深度布局,全面参与全市重点区域转型、镇域经济提质增效和工业遗存脱胎换骨改造,形成了扎根临港开发与区域拓展开发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自身发展的多赢局面。

  早在1995年,漕河泾开发区跨区拓展到松江民益路建设松江科技精品园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2007年,临港集团与松江新桥镇开启新一轮合作,联手开发“国际光仪电产业园”,依靠漕河泾的品牌、临港的团队,探索“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模式。“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带来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引领了园区开发模式的创新。2008年,国务院发布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松江研究制定方案,允许在符合规划、不变更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当增加容积率,同时明确由我们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和运营服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依照这一个文件精神,上海漕河泾科技精品园工业用地规划容积率由0.8调整为1.6,2011年就集聚了70多家企业,地均产值达到180亿元/平方公里,远超上海市级开发区58亿元/平方公里的中等水准;地均税收9.1亿元/平方公里,一举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产业园区,松江区也荣获“全国土地集约节约模范市县”。

  在提升经济效益、产业效益的同时,通过“区区合作、品牌联动”,还开创性地走出一条国资国企带领农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发产业园区的新路子。在镇域经济开发中,按照“51:49”的股本比例,我们与当地政府研发企业建立合资公司,通过合资把集体资产带入研发企业,再进入上市公司,打通集体资产流通变现的通道,放大了集体资产价值,让农民成为园区股东,持续享受园区资产增值的收益。2015年11月,临港松江科技城作为上市板块成功登陆沪市主板,新桥镇集体资产持有的5435.95万股,实现市值约11亿元,是出资额4000万元的20多倍,实际做到了惠及当地百姓。

  2011年、2012年,上海市工业区开发总公司、上海漕河泾总公司的管理关系相继划转到集团,集团拥有了“临港产业区”“漕河泾开发区”“上海工业区”三大园区品牌资源,先后参与全市重点转型区域,后来又打造“新业坊”品牌,参与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全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园区布局。从松江园区起始,临港集团所属的开发园区,如璀璨的星光在各区县一一点亮,在上海城市空间新格局中熠熠生辉。“中心辐射”方面,有漕河泾园区、浦江园区、桃浦园区,同时在虹口、杨浦、静安、宝山等区域,利用工业遗存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建设若干“文创+科创”为主题的新业坊。“两翼齐飞”方面,在东翼扎根临港新片区,在西翼参与大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临港嘉定科技城。“新城发力”方面,全面参与南汇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一城一名园”建设。“南北转型”方面,推进宝山南大智慧城建设,热情参加金山二工区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将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集团发展立身之本,加快构建科创服务体系、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致力于贯通科学技术研发“最先一公里”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大院大所很多、人才济济,同时工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把高校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化产品,这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独特优势。市里始终强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加速产业化,让“纸”变成“钱”。我们发挥园区推动产业落地的优势,与上海交大、复旦等大学大所合作,建设了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控制安全创新服务平台、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支持科技成果走完“从0到1、从1到100”的艰难过程。我们与上海交大合作,孵化出航发验证测试中心、燃料电池极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制造等“五朵金花”项目,项目市场估值超过200亿元。临港产业区是全市高端装备产业能级最高、最集聚的区域,为进一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我们推动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落地,填补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空白,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大力发展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让园区成为“长企业”的地方,也是我们从始至终努力的方向。早在1989年,漕河泾就利用农舍建设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孵化器,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还被评为“亚洲最佳孵化器”。位于桂平路680号的漕河泾创业中心大厦,一栋楼就走出10家上市公司,众多创业者将漕河泾视为创新创业的“风水宝地”,很多企业推进二次创业也选择漕河泾。抓住融资这一关键环节,我们探索建立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形成“投招联动”“基金+基地”整体优势,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设立专业基金,支持硬科技类的初创企业孵化加速,增强园区服务功能和企业植根性。

  除了打造孵化器,我们还开发科技绿洲物业品牌,开创了我们国家科技物业的先河。新世纪之初,我们在漕河泾园区与英国阿林顿公司合资合作,践行“花园式高科技园区”理念,建设漕河泾“科技绿洲”园中园,以高绿化率、低容积率、花园式为主要特征,深受高科技企业的青睐,成为快速集聚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的因素。在之后的园区开发和区域拓展中,我们始终把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生产高颜值、高质量、高功能、高适配的物业产品,受到了广泛赞誉和市场认可,成就了临港集团科技物业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园区开发空间的拓展、层级的提升、产业的升级,临港集团正经历从初创期到全面发展期,从快速地发展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阶段的转型。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开发中,集团始终重视科学技术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离开集团领导岗位后,集团进一步提炼发展定位,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城市更新的建设者”进一步拓展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区域转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设者”,对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律认识提升了新境界。

  企业是园区永恒的主角,“服务至上、追求卓越”是集团发展的不懈追求。临港集团从成立起始,就把“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作为不变的信条,将客户的真实需求始终放在第一位,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让产业园区在水泥森林的外表下包裹了一颗有温度的心,让创新创业者和各类人才都能在临港园区大展身手、竞相逐梦,选择临港就是选择成功。

  特斯拉超级工厂确定落户临港后,我们又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强化政企协同,土地、道路、供电、审批,不分白天黑夜做好项目落地服务。最终,从签约到拿地仅3个月,从拿地到获得施工许可2个多月,从开工到建成仅10个多月时间,保证了工厂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让全世界见证了“上海速度、临港速度”。如今,特斯拉年产能超过95万辆,近4成份额出口,更重要的是国产化率达到95%,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中国布局,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引进的标志性项目。

  园区为公司可以提供服务,不仅是“七通一平”这么简单,不能为了产业而产业,而是有咋样的城市功能,就会集聚什么样的人才,要围绕人的需求来组织资源,配置教育、医疗、体育休闲等城市服务功能。因此,我们提出走产城融合的道路,推动传统园区向商业社区、生活社区、科创社区、高品质城区转变。2012年开始,市里为集团单独出台“先租后售”公租房政策,通过相对低的价格把区域居住成本锁定在比较低的水平,同时快速集聚人气、提升公共配套效率,为导入人口、发展产业提供强支撑。我们在园区引进世外、华二等教育品牌,打造G60云廊天街、漕河泾印象城等商业地标,与雅辰、美爵等酒店品牌合作,就是要让创新创业者在园区就近享受一流城市服务,让园区成为宜居宜业、留人留心的美好家园。

  临港集团成立20年,经历了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发展历史,不仅在园区开发、产业培育、科学技术创新、区域转型等方面创造了非凡成就,也积淀了临港人“愚公精神、拓荒牛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自律精神”“五种精神”和“情怀家国、俯首耕耘、拥抱创新、共筑成功”的“家国文化”,成为支撑集团长期奋斗、行稳致远的精神资源。一个人的奋斗,能轻松实现一个美好的梦想;一群人的奋斗,可以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一代人的奋斗,可以留存一段辉煌的历史。虽然我已经离开了临港集团,但这段历史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内心,成为最温暖也是最美好的印记。

  (作者刘家平为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会长;临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